任何有效的防御。
——因为这二十万人要防守的,不是一个村、一座城,而是汉匈边界上万里长的整个北方防线。
二十多万人,分布于上万里长的方向,每五十里,也才只有区区一千人。
而一千边防战士,在数万匈奴骑兵面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躲进城池当中······
但也恰恰就是这二十多万边防部队,曾经让汉室中央,肩负起了极为繁重的财政压力。
因为这二十万‘根本挡不住匈奴人,只能提前示警’的边防部队,光是每年的军粮,就需要长安中央送去五百万石!
而为了将这五百万石粮食,送到长城一线的每一处关隘,长安中央要花费的运输成本,却又是好几个‘五百万石’······
就像过去,关中百姓常说的那样:要想让一个民夫,把一石粟米送到边墙,就要让他带着三石粟米出发。
但如果这二十万边防部队,都是自给自足的屯耕团模式,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不单是长安朝堂,将自此每年剩下五百万石的军粮;….同时,也能省下价值上千万石粮食的运输成本。
这,还只是边墙长城一线;
等将来,汉室的北方防线继续向北推移,又或是朝着西北方向探索,那这句童谣,就要换个说法了。
——要想让一个民夫,把一粒粟米送到边墙,就要让他带着一把粟米出发······
所以,让远离关中,甚至是远离汉室本土的边防部队,尽量达成自给自足,起码是军粮方面的自给自足,便成为了刘盈所的重中之重。
但问题,也恰恰就在于此。
屯耕屯耕,得有田,才能耕······
就是如今的汉室,北方边墙附近的区域,哪里能种田?
直接与草原接壤的燕、代两国,别说边境线附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