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田’的户口!
正当吕禄兴奋地奋笔疾书,想要将成绩汇报给长安时,那些早先涌入安东,帮助平壤都尉屯耕团开荒的当地土著,出现在了安化城内的郡守府外。
看着眼巴巴的当地土著,吕禄不由得一愣;
侧过头,看到城外,还有许多屯耕团,需要复制平壤都尉屯耕团的‘成功历程’,吕禄的面容之上,才终于涌现出一抹会心的笑容······
到今年,已经是刘盈七年;
首先来到安东郡的平壤都尉屯耕团,已经成为了安化城内的两千户百姓。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近二十个提前完成目标的屯耕团,顺利完成了编户齐民,成为了安东郡户口簿上的户口、人口。
现如今,吕禄的安东郡,已经不需要长安朝堂输血了。
——单就凭这片黑土地,每年产出的上千万石粮食,吕禄就能从关东,换来自己想要的一切生活物资!
四万户、十几万口,年产粮米一千五百万石以上的安东郡,也正走在成为一个‘人口大郡’‘产量大郡’的正确道路之上。
只是这样过于显赫的‘成就’,也总是让吕禄感到不安。
吕禄隐约觉得:安东郡不再需要长安朝堂的输血,似乎~
嗯,并不能算作是好事。
便是带着这样的不安,吕禄开始寝食难安起来。
因为吕禄实在想不太明白:安东郡得以‘自力更生’,甚至开始成为关中、巴蜀之后,又一个可以往关东出口粮食的粮仓,这明明是天大的好事!
但这天大的好事,为什么会让自己,感到不安呢······
带着这样的疑虑,吕禄开始写信。
吕禄想要问问自己的太后姑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然后,吕禄就等来了自己的族侄吕通,以及太后送来的一封‘回京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