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的版本,说是太祖高皇帝七年,太祖刘邦出征平叛,沿经赵国。
丈人泰山,又是当朝天子、开国之君路过自己的封国,赵王张敖自然是毕恭毕敬,给刘邦伺候的舒舒服服;
但刘邦却似是不识好歹一般,动不动就对张敖喝骂甚至上首责打!
看着自家王上被这般羞辱,张敖的臣子、门客们自然是怒不可遏,又不敢当面发作,只能私下找到张敖。
为首的,正是赵国左右相:赵午,以及贯高。
找到张敖之后,赵午、贯高同张敖说:大王对待‘他’十分恭敬,而‘他’对大王却十分无理,大王为什么还要忍耐呢?
如果大王愿意,我们愿意为大王杀了‘他’!
闻言,张敖则大惊失色的回答道:先生说的大错特错!
先王亡国,多亏陛下才得以恢复,使恩德传至后代,这一切都是陛下的恩赐!
如今,我还娶了鲁元公主,成为了陛下的女婿,难道要因为这点小事,就要杀了岳父泰山吗?
请二位先生别再说了。
见张敖是这般反应,赵午、贯高二人自是作罢,但在退出赵王宫之后,又聚在了一起。
赵午和贯高就商量:大王实在是太软弱,也太仁慈,不肯背叛道义,这是忠厚长者才有的素养;
但正所谓‘君辱臣死’——大王受了侮辱,我们做臣子的不能不管,我们应该杀了陛下!
如果成功了,就让大王去做天子,如果失败了,也和大王无关,我们自己承担后果。
就这样,本该替朝堂监控赵王张敖的赵午、贯高二人一致决定:刺天子,立赵王!
只是没过多久,二人的阴谋就被贯高的仇人告发,‘刺杀刘邦’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便东窗事发。
得知消息,太祖刘邦震怒,当即下令:将所有参与谋反的人,和赵王张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