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出现任何问题,甚至于只是具体执政过程中,犯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错误,都要牵连到每一个保举者,包括举荐贤良方正的地方郡守、朝堂九卿,以及丞相本人。
这也就导致在‘举荐’这一模式下,地方郡县,尤其是朝堂高官,总会本着‘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能犯错’的原则,宁愿因‘抗命不举’而受罚,也绝不举荐;
——举荐人才没奖励,人才出问题要受罚,甚至要顶上‘识人不明’的高帽,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傻子都不乐意干!
在这种背景下,从刘盈口中道出的‘考举’二字,自是让曹参、王陵二人,看到了一些从未曾见过的景象。
当然,毕竟如今汉室的执政学派,也还是‘一切求稳’的黄老学;对于‘考举’这个新鲜事物,无论是曹参还是王陵,都是第一时间带上了本能的戒备,和审视。
但对于二人心中的担忧,天子刘盈,却似乎并不在意······
“此事,乃少府上林苑令进言,以‘上林苑无可任之官吏’为奏,方为朕所念及。”
“又今少府无可调之官吏,朝堂更久苦于能臣干吏之缺,无可奈何之下,朕方出此下策······”
毫不迟疑的将考举抢先归为‘下策’,刘盈便将身子再坐直了些,坦然望向提出问题的王陵。
“考举者,顾名思义,以文墨之才、数算之能考问,以测其能而举也;”
“及受举者,当具识文断字、初通算术,且品行端正、样貌伟岸之士;”
“凡合以上之求,守举着便不必由官吏保举,而任用为上林二百石之少吏。”
将‘考举’制度简单概括一番,刘盈便嗡然止住话头,旋即满是期待的望向曹参、王陵二人。
而在刘盈身后,始终未开口的太后吕雉闻言,眉宇间,也悄然涌上了一抹沉思之色。
“识文断字、初通算术,又品行端正、样貌伟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