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之的可能。
道理再简单不过:如今的英布,举起的是‘光复吴国’的大意旗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英布掌控下的淮南军队,显然也对这个说法十分买账。
但最终,倘若英布真的造反成功,取缔了如今的刘汉政权,那新朝的国号,基本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吴朝!
而问题的关键,也恰在于此。
——‘吴朝’鼎立,成为‘大吴’天子的,究竟应该是‘光复吴国’的英布,还是夫差的嫡系后代,如今的长沙王吴臣?
这件事,说破天去,英布也圆不回来!
换而言之:现如今,英布用来鼓舞麾下淮南军队士气的大义旗帜,基本也断了英布成功之后的前途。
最让刘盈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就凭着这个不伦不类的举动,英布还真让叛军的士气重新高涨了起来······
“嗯······”
“待此战罢,便是汉十二年。”
“老头子,也没几天好活的啦······”
暗自思虑着,刘盈面上笑意只悄然而逝,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说不清来由的低落。
对于即将到来,或者说已经到来,正在发生的淮南王英布之乱,刘盈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担心。
盖因为英布起兵,与历史上任何一次成功的造反按理,都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共同点。
——大义旗帜,英布举起的是绵软无力的‘承志夫差,光复吴国’;
——对于自己造反的举动,英布给出的解释,也还是毫无说服力的‘天子苛待功臣’;
甚至就连军队质量、数量,以及地理优势、战略优势,乃至天时、地利、人和,英布也是一样都不沾边。
真要比较起来,在历史上发生于几十年后的吴楚七国之乱,或许都比英布发动的这场‘闹剧’,要来的更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