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得陛下知遇之恩,凡陛下之托,臣自当竭尽全力,以求尽全。”
“然······”
满是诚挚的道出一语,便见赵尧面上神情一滞,又悄然将话头一转。
“然前时,陛下意欲易储,以臣为赵王之暗助,此,乃朝野共知之事。”
“去岁,陈豨即乱代、赵之时,臣更拟‘太子监国’之策,以求太子行差就错,以便陛下易立赵王······”
面带忐忑的道出这番华,赵尧终是面色一苦,望向刘邦的目光中,也隐隐带上了些许哀求。
“臣助陛下易立赵王,此朝野共知之事······”
“纵臣承陛下之托,改换门庭而助太子左右,太子······”
话说一半,赵尧便明智的止住话头,面带忧虑的低下头去。
而在赵尧身前的御榻之上,刘邦自也是猜出了赵尧的未尽之语。
“唉~”
“倒是朕,往日为儿女情谊所蔽,竟险使社稷不稳,宗庙有虞······”
面带自嘲的笑着,刘邦便自顾自摇了摇头,悄然思虑起来。
赵尧虽然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但刘邦自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听出了赵尧想要表达的意思。
——过去,臣帮着陛下易立赵王,怕是早就得罪太子了!
就算臣去帮太子,太子,又如何信得过臣?
但赵尧绝对想不到的是:就连这略显尴尬的‘变数’,实际上,也同样没有脱离天子刘邦的掌控······
“幸彼时,朕还留有后路······”
暗自心语一声,刘邦再度望向赵尧时,目光中,已尽带上了‘一切皆在掌控’的淡然,以及些许不知由来的唏嘘。
“此事,卿不必过忧。”
“恰因卿,曾竭力助朕促易立赵王之事,日后,方可为太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