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奇怪的是:从吕泽死去的那一刻,甚至是从吕泽离开长安,离开朝堂政治中心的那一刻起,成为吕氏话事人的,似乎都一直是吕雉。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吕雉皇后的身份?
亦或是吕释之真的很草包,草包到吕氏一族听从一名女性的指挥,都不愿意以吕释之为主心骨的地步?
从史料记载上,我们可以发现:吕释之被封为彻侯,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恩封,而是在刘邦抗秦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武勋。
虽然和哥哥吕泽,以及周勃、樊哙这样的名将没法比,但应该也是勉强说得过去。
至于后来的楚汉争霸时期,吕释之则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在丰沛担负起了吕太公吕文、刘太公刘煓的护卫工作。
再从吕释之能培养出吕禄这样的儿子,我们也不难看出:吕氏次子吕释之,或许在当时那个将星璀璨的时代确实有些能力平庸,但也绝对和‘草包’二字沾不上关系。
以此为参考,也就能方向印证出在二千二百多年前,那个重男轻女思想为主流观念的时代,吕雉能在一个不算草包的哥哥手中,拿到吕氏外戚一族的掌控权,是有多么令人钦佩。
至于皇后身份加成,我个人认为,可以忽略不计——皇后不是太后,理论权力仅限于后宫事务。
那么,在刘邦从秦泗水亭长,到汉太祖高皇帝的转变中,吕雉起到了怎样一个作用呢?
最开始,刘邦因‘砀山释囚’一事被通缉,吕雉留守家中,确保家中事务井然有序治愈,还承担起了刘邦的饭食。
虽然听上去,‘送饭’只不过是件小事,但仔细一想我们就不难发现:恰恰就是这个小事,便证明了吕雉的能力。
——刘邦落草为寇,并非是一个人钻进深山,而是纠结了数十位老兄弟,在山中组起了山贼团!
而在秦官府对丈夫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