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护身手段,又要道行精进,那不可能。只是蹉跎时间罢了。到了仙神之境后,进无可进之时,再思护道神通才是正途。平常之时,只有一二神通法足以护佑己身就是,多了无用。
白贵开始讲他对九息服气的理解。
他一呼一吐,法力尽出,气息忽然降低了许多,可就在这时,他又一吸气,道袍鼓荡,法力又凭空而出,气息比以往更胜一成。
足足九次,九息服气之后,他气息比先前足足强了近乎一倍。
“道友这九息服气大神通,有花开顷刻天罡法的影子。普通人的九息服气,最多是恢复九次法力,而道友改良之后,这九息服气,却能临时增加不少法力……”
凌云子眼睛微亮,赞道。
三十六天罡法只是统称,每一道脉所传的天罡法并不类同。譬如镇元子是地仙之祖,他所传下的五行大遁,更侧重于木遁、土遁,木遁会借助人参果树这灵根施展,威力胜过其他道脉不少。
九息服气神各道脉也有,但无疑三清道脉所传的九息服气,更会厉害一些。因为三清创造出金丹大道前,对九息服气天罡法的借鉴改良不会少。九息服气天罡法毕竟是金丹大道的根本神通法,其他道脉比不得。
当然,白贵也只是演法,讲述对这一改良神通法的理解,并不会真的告诉他们三清道脉所传天罡法的具体修行手段。
先前众道人讲神通法时,亦是与此相似。
不同道脉论道,重在触类旁通。
……
论道结束之后。
白贵和镇元子的弟子们,明显亲切了许多。
镇元子和观音菩萨的论道也是一同结束,随即镇元子和观音菩萨,还有他们这一群天仙、地仙,乘虚御风,前往玉清天弥罗宫。
到了玉清天。
尽管这里并非是老君的离恨天,但白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