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那是衮衮诸公的事情,还轮不到升斗小民去管。如果真的群议可行的话,悲剧就没那么多了。
同时,临安街市,随着北伐军南归,班师回朝,立刻展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
白氏布庄听从了白贵的建议,低价购买了大量的柳木作为哀仗,但不售卖,只做为丧服的赠送品。
这一件事,传扬了出去。
不仅有了里子,也有面。白氏布庄门庭若市、财运亨通,日进斗金。
虽遭至了一些同行的妒忌,但因为白贵的声名远扬,甚至上到朝堂,都听闻了这小神童的事迹,前途可期。所以作布匹生意的同行,不敢太过作祟,只能听之任之了。
反正白氏布庄也不能吃下所有的余利,只是赶了个巧。等到临安附近的柳木运到临安后,这点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算是吃了头一波的红利。
但仅是这一波红利,就让白氏布庄赚得盆满钵满,财产扩大了几倍有余,在整个临安城内,亦算的是有名有姓的商贾。
“制曰:临安清河街白氏布庄白氏子有百龙之智、骥子龙文……,今科神童科科举在即,朕特赐之,望白氏子赴殿试一观……”
宦官来到白氏布庄,宣旨道。
百龙之智,出自《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比喻人非常聪明。
“小神童,接旨吧。”
宦官笑眯眯的将圣旨递给了站在对面躬身的白贵。
“小民谢陛下隆恩。”
白贵镇定自若,上前接下了圣旨。
他曾为千古宰执,这点小场面,早就见过了。
至于赵九妹听闻他的名声,特意宣旨,让他前去赴考,这也并非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神童,向来被视之为祥瑞。
现在大宋割地赔款,赵构脸上无光,既然军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