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 296、太平公主伏诛,开元之治(求全订)

296、太平公主伏诛,开元之治(求全订)(3 / 9)

兄此言有理……”

“去年父皇就想为我和玉真妹妹招驸马,只不过被我们二人以自幼修道这件事推诿了,所以父皇不顾群臣阻谏,靡费金银,为我和玉真妹妹修建了金仙观和玉真观,又有诸多赏赐,以此弥补对我二人亏欠之处。”

“现在若是突然反悔,难免不美。”

“等明日,我就入宫,回禀父皇,此生专心修道,不问世事,算是履约。”

金仙公主收拾心情,说道。

她这句话是真话。

本来按照公主的身份,她和玉真公主早应该定下了夫家,不会到现在还没有驸马和婚约。

唐代女子出嫁的年龄一般是在十五六左右。

在贞观元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为曾下诏,规定男二十、女十五以上,就须婚嫁。只是因为原先种种原因,修道为自保之道,这婚事就耽误了下来,后来唐睿宗登基之后,准备赐婚,她不肯,所以就决定继续修道。

这一耽误,就到了现在。

确实不好出尔反尔。

当然,若是白贵一开始同意,出尔反尔也就出尔反尔了。群臣也不会不识趣到劝谏皇帝让公主不要嫁人。

宁拆十座庙,不会一桩婚。

鼓励婚嫁、再婚,向来是封建王朝的主旨,这点不可能违背。

……

金仙公主也懂自己父皇李旦是什么人,仅凭她一个人难以劝服。所以说动太子李隆基,一同入宫面圣,阐明此事,说自己此生立志修道,不肯婚嫁。

太子李隆基虽然心疼妹妹,但强扭的瓜不甜,要是金仙公主愿意,白贵这只瓜扭了就扭了,可关键是现在金仙公主自个不愿意,他这个兄长亦不能真的逼妹妹婚嫁。

所以一来二去,这件事就寂若无声,没人再提。

白贵也和原先一样,该到秘书省打卡,就到秘书省打卡,剩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