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贵闻言,稍稍讶然。
后世春晚钟声就是来自于景云二年所铸成的景云钟响,景云钟上刻的铭文是唐睿宗李旦亲自书写。他在省城师范学堂的时候,前去文庙碑林临摹的时候,曾临摹过李旦的手书。
不过显然,李旦的手书是以他当皇帝的口吻所写,比如这一句,“朕翘首八素,缔想九玄。”
明显不可能让他照抄。
另外李旦所书写的内容,并不怎么出色。即使李隆基忽略一些文风,但显然他写,决计是难入唐明皇之眼的,唐明皇的文学水平在皇帝中是一流顶尖。
他沉吟一会,走到弈棋的桌前,已经有人备好了纸笔。
写在景云钟上的铭文,最适合的就是醮词,醮词很多人不清楚,但提起给嘉靖皇帝写的青词就明白许多。青词,亦做青词,后成为醮词和斋词的总称,是道士用来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一种符箓,因写在青藤纸上而得名。
青词实际上就是道家斋醮仪式中献给天神的奏告文书,是祭祀词文。不同斋醮仪式中使用的青词不同。
不过唐代的青词还拘泥在道教斋醮仪式之中,到了宋明时候,青词大放光芒。
白贵在后世看过不少道藏,他过目不忘,一些道家的青词早就惯熟。
于是,准备提笔就写。
但等写时,顿了一下,想到这既然是唐睿宗李旦亲笔书写,难道……诺大的盛唐,就没有几个有文化的人会写醮词吗?
这不可能!
不提一首孤篇压盛唐的张若虚,这时的唐时宰相,哪个是易于之辈,辞赋一流。
哪里轮得到他来写这青词。
不过,仅仅思考了一会,白贵就想到了一首合适的青词。
秦观的《登第后青词》。
他稍改一二,就写道:
“窃以,天运至神,固不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