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 283、郡望在晋阳(求全订)

283、郡望在晋阳(求全订)(5 / 7)

理会弱于此时的文人,求不到一个功名。

有了功名,道途也能好走。

“哦,你想走科举?走的还是进士科?”

“对了,去年十一月报名,按照惯例,就是在正月二月、三月开考。”

金仙公主神色讶然,好好端详了一眼白贵,神色犹自不信。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这个年轻道士一看,年岁和她差不多,怎么敢妄想考进士科?!

进士科,一科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是在科举各科中最尊贵,为各科之首。进士及第的人,亦被时人称之为“白衣卿相”。

孟郊四十六岁考中进士榜,都喜不自胜。

“等等!”

“你刚才还说自己打算靠武科,文武同时考?”

金仙公主又想了一下白贵刚才说的话,神色诧异,像是在看一个狂徒。

“公主不信?”

白贵淡然一笑。

今人并非不如古人,只是大多数人喜欢崇古。进士科考试的科目为时务策五道,贴一大经,杂文两篇(诗赋)。论到时务策,他这个策论秀才是最不怕的,只是诗赋稍微弱一些,但有后来人的见识,这杂文两篇只是加考罢了,并不是太过重要,他取得进士科不难。

“你要是真有才学,我愿意给你找温卷的人!”

金仙公主随口说道。

唐代科举,还没有糊名制,进士科考前可以公开推举,为通榜。即事先预列出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谓之通榜,而温卷……则是将自己的作品送到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看,甚至推荐给主考官看,这就是温卷。

可惜,唐伯虎没有生在唐代。

不然他的科场舞弊,在唐朝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唐代,科举前,如果没有名声,很容易落选。所以此刻金仙公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