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没有多余的”
“多谢藤野先生。”
他起身鞠躬道谢,师道重礼,不能因为他是东瀛人就有偏见。
很快,这一顿饭吃完。
白贵先去藤野八平治居住的东廊寓所,借了一套讲义,厚厚的一本书,两三寸厚,牛皮封面,教材扉页上的出版社是写的日文,应该是东瀛出版的教材。
他出了师范学堂,买上了几件点心,再去了讲堂耳房,寻了斋夫,将点心送给斋夫,道谢今日的一饭之恩。
斋夫也很高兴,他将白贵引到西圃的宿舍,寻了件人少的宿舍。
宿舍是大通铺,可能是几人一间,也可能是几十人一间。本来按例,白贵这种免除学费的学生,是会睡到人多的宿舍。但斋夫在看到白贵投桃报李,就徇了私情,动用他手上的权力,调到了一件上等的宿舍之中。
说是上等,也只是人少了一些,采光好了一些。想要住单间,那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的学生也是日语速成班的,你和他们是同班,也好多请教学问。”
斋夫说道。
师范学堂分为致道斋、求志斋、学古斋、兴艺斋、时务斋等数个斋,斋内有数个学科。和后世大学中以学院专业划分类似。这种划分方式起源于宋朝胡瑷的分斋教学法,也叫苏湖教法,被后世地方学院所沿用。
进入宿舍,里面正有一十七八岁的少年半躺在床铺上,翘着两条腿,叠在围栏上,手上捧着一本杂志津津有味的看着。
斋夫和他说了几句,他也下了床铺,很热情的和白贵打起了招呼。
“有劳指教!”
两人相互作揖,也通报了姓名。
这十七八岁的少年叫做刘明达,家里是秦省的富商,做生丝生意的,其父在南方包了桑园,专门运回来卖给吴氏纱厂。
“白兄要是想买布,尽管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