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赞同董先生和安意的观点,认为为了什么大的目标,就可以牺牲掉家人的性命。
他的观点是国家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如果没有这一个个小家,也就不存在什么国家了。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牺牲一个小家,如何才能保证国家的利益不被牺牲?在路鸣看来,这的确是个悖论。
董先生和安意给他出的那个难题,他想了半夜也没有答案。
如果他被日本人抓住了,日本人又用他的妻子和孩子的性命来威胁他,让他交出机密,这个机密可能关系到成千上万的人的生命安全,甚至可能关系到重大的国家利益,那么他是宁可牺牲掉妻子和孩子的性命,还是交出机密?
也就是说,当妻子和孩子的性命,与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安全产生冲突时,他应该站在那一边?
尤其面对的是外敌入侵,这真是太难了。
路鸣觉得这纯粹就是一种假设。
比如说侯亮这个例子。
侯亮已经坚持了那么久的时间,已经给善后工作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可是那些人依然没有撤离,寄希望于侯亮不会招供,这不是近乎愚蠢的行为吗?
他深信一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性是有弱点的,不在此处就在彼处。
所以他觉得侯亮没有错,错的是那些被捕的人。
路鸣当然知道,董先生和安意决不会同意他的观点,或许这就是他和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区别吧。
路鸣对安意的那些慷慨陈词表示怀疑,他知道共-产-党人意志坚定,不怕牺牲,但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弱点,也许在平时连自己都觉察不到。
侯亮已经由地下室转移到一楼的一个房间,他身上许多地方依然缠着绷带,主治医生和护士在一旁照顾着他,他还需要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痊愈。
在病床里面又安置了一张床,住着一对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