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森等人眼中根本不存在不清不楚的地方。
比如北芦农场,采用原始的中棉品种,不使用化肥的情况下,根据土地的情况,亩产大概在40~60公斤籽棉。
使用化肥之后,可以达到80~120公斤。
5万亩使用了化肥的棉田,应该收获400~600万公斤籽棉。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那肯定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郑森等人可是有量子计算辅助的,再复杂数据在他们面前,也会被分析得清清楚楚。
想在他们眼皮底下中饱私囊,怕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
……
拿到工资条后,陆春花又拿着铅笔,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她在扫盲运动中,学习过简单的汉字和数学,每天工作之后,就将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
虽然错别字一大堆,但在记录数字上,她非常的认真,因为这关系到她的收入。
摘棉花的工作,是按照基础数量+额外数量计算工资的。
她仔仔细细的核对了这个月的工作情况,确认没有被会计算错了,她才去休息。
从颖川逃难到徐州,她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也初步适应在这里的生活,由于是孤身一人,她被安排在农场工作。
很多被安排在农场的人,都是那些失去亲人的流民,不少人在这里重组了家庭。
才二十五的陆春花,之前的男人被拉去当壮丁,听说死在了瓦岗军攻打历洛阳城时,二十五的年龄虽然在这个时代是一个老姑娘了,但娶不到媳妇的人,可不会嫌弃老姑娘。
只是陆春花有些苦恼,因为她之前结婚快十年,并没有生过孩子,这在古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那些希望传宗接代的人,自然对于陆春花心存疑虑。
倒是被安排过来管理农场的民兵队长章大狗,对此没有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