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组织当地民众采集杜仲的树皮、树叶、种子,因为这些都可以炼胶。
另一方面,又在武陵山建立大型杜仲林场。
目前人革联可以做到年产杜仲胶150吨左右,加上流求州的蒲公英农场,可以年产60~80吨蒲公英胶。
同时在齐鲁州,也开辟了几万亩蒲公英农场,明年蒲公英胶可以再增产200~250吨。
再随着武陵山的杜仲林场扩大生产,人革联在天然橡胶的生产量上,会迅速增长。
龙莎也在研究通过煤焦油,制造人造橡胶和塑料,不过对于这两個东西,就算是研发出来了,也不会投入民用领域。
毕竟人造橡胶和塑料很难降解,而且很容易通过生活垃圾,进入生态循环之中。
按照郑森和龙莎的规划,人造橡胶和塑料,只会使用在工业设备制造、特种行业、军用领域。
而民用领域,能使用天然橡胶,就尽可能使用天然橡胶。
杜仲和蒲公英产胶量低下?
大不了加强品种改良,后世一部分优良杜仲树,配合化肥和农业技术后,可以达到年亩产40公斤生胶。
而良种蒲公英胶,在化肥和农业技术的加持下,生胶可以亩产12~15公斤,一年可以种植两到三茬年产量在24~45公斤左右。
后世鼎鼎大名的三叶橡胶树,要6~8年才可以达到割胶期,生胶年亩产在100~150公斤左右。
看起来也并非无法超越,特别是蒲公英胶,品种改良的潜力非常大,还具备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优势。
毕竟改良乔本植物的难度,可比改良草本植物的难度高很多,既然后世都有高产的杂交水稻、杂交小麦,为什么不能有杂交蒲公英?
至于蒲公英胶耐热性、耐磨性、耐紫外线性比较差的问题,还有杜仲胶作为补偿,以后还可以在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