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 第五百八十八章 矿物

第五百八十八章 矿物(3 / 6)

炉,最好可以到达1000摄氏度。

然而地中海地区,除了亚细亚半岛有一些露天的小锡矿,其他地区的锡矿都是埋藏在地下深处的贫矿。

这就是造成一个非常“诡异”的矛盾,没有露天富矿,又有“发达的青铜技术”,难道古希腊时代,锡矿全部靠从亚细亚半岛进口?

作为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的亚细亚人,又和希腊城邦是敌对势力,用屁股想都知道,任何一个有一点智商的人,都不会允许这种战略物资向敌对势力大规模出口。

中原王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为了保持对北方草原的优势,铜铁都是严格控制的战略物资,根本不会轻易出售给北方的草原人。

进口锡矿基本不可能,本身又没有矿物,难道可以凭空变出大批青铜器?

实际上,东亚才是世界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源地,西亚应该是从匈奴人、大月氏获得青铜技术的。

毕竟亚洲的锡矿集中东亚和东南亚,美洲锡矿带是16世纪之后才被发现的。

没有锡矿的古希腊、古埃及,以及只有少量露天锡矿的古巴比伦,是如何发展出青铜冶炼技术的?

或许有人反驳,你怎么知道古代地中海没有锡矿?万一是该地区的露天矿脉被古希腊人开采枯竭了?

有一定地质和矿物知识的人都知道,矿物的矿脉很少出现孤立事件,一般都是一连串矿脉。

而古代开采技术不发达,导致只能开采一部分露天富矿,地下的矿脉,以及地面的贫矿,很难被完全开发。

如果一个地方古代开采过矿物,那该矿点的周边,有99.99%以上的可能,存在残余的未开发矿脉。

就比如现在的大冶,就是古代的铁矿开采点之一,现在还有开采。

很多古代认为已经枯竭的矿山,由于现代技术的提升,会被重新勘探和开采。

谷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