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教授。”
陈志明急忙道:“还没恭喜方教授呢,恭喜恭喜。”
“陈总客气了,里面坐吧。”
方乐招呼陈志明进了值班室,在自己的办公区坐下,给陈志明泡了一杯茶:“陈总可是大忙人啊,无事不登三宝殿。”
“方教授这话说的,我就是为你们服务的,就应该经常在左右,怎么能叫无事不登三宝殿呢?”
陈志明笑着道:“方教授这是说我服务不周啊,我检讨。”
“可不敢。”
方乐笑了笑,道:“陈总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你也知道,我这人性子直,不喜欢弯弯绕。”
方乐对待医药代表的态度,陈志明都见识过一次了。
上次方乐就很直接的说了,医生要是和医药代表好的穿一条裤子,那患者们就该哭了。
其实国内的医疗政策和各种费用不断走高,医改政策不断变化,和国外的医药代表模式进入国内有着很大的因素。
有人说,八十年代以前的医生是治病的,九十年代以后的医生是挣钱的,这话虽然不怎么准确,却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疗行业的发展走向。
九十年代初期之前,国内医疗水平差,医生们治病更多的依赖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所以好医生更少,收费虽然不贵,看病依旧难。
九十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医院也开始改革,引进技术,引进设备,相应的看病成本也在逐渐提升。
医院从最初单纯的治病救人逐渐向着趋利的方向发展。
虽然最初的动机是好的,有着一定的激励,确实对行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方向上就有所偏离。
方乐记得,重生前他还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图面,是医院内部开会的,其中竟然有诸如“怎么让患者长期留在医院”这种离谱的会议话题。
典型的把患者当成了韭菜,割上一茬又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