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都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
这时于飞的大姐从厨房里出来,对着三人霸气的指挥到:“张鹏,你去劈柴,魏威,进来烧锅,小飞把锅拍拿进来,让你们来是干活的,不是让你们在那聊天的。”
张鹏麻溜的找一把斧子,像模像样的劈起柴来,不复刚才那睿智的模样,魏威同样出溜一下跑进厨房,于飞则老老实实的提着锅拍走进去。
发面被团成一个个圆圆的面团,整齐的放在锅里的篦子上,于飞把锅拍盖好,母亲用一条浸湿的麻辫子在底部围上一圈,做好密封工作。
母亲吩咐魏威大火烧,半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大姐,二姐继续团面团,包包子,三姨开始做起馍花来,把面揉成长长的一条,在案板上均匀的盘起来,然后用筷子夹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再揉一个长条把周边围起来,最后在点上几棵泡发的红枣,到时候上锅一蒸,一个馍花就成了。
“还是三姨手巧,这馍花做的漂亮。”于飞恭维到。
“还是小飞的嘴甜,诺,这是奖励你的。”三姨笑着把一颗红枣塞到他嘴里。
泡发的红枣并不是很好吃,这只是点缀品,让馍花和枣山看起来更好看一点,于飞啃了一圈之后,把枣核给吐了出来。
“我爸呢?”
“你爸说上学校去了,也不知道大过年的哪还有那么多事?”母亲一脸不高兴的说到。
“那待会蒸馍出锅咋办?”于飞也头疼起来。
按老家的习俗,蒸出来的第一锅馒头,需要从里面拿出来一个敬各路的大神,这是一家之主要干的事,今年哥哥嫂子回来的晚,要是父亲不在就需要自己上场了,可他实在没记住父亲每年敬神时说的话。
而且,在没敬神之前,蒸出来的馒头是不能吃的,只有敬神结束,一家人才可以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