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独董文忠脸色还很平静,向伯颜行了鞠躬礼,道:“我的儿子生来愚笨,说话无礼,请丞相宽恕。”
伯颜忽然收了脸上的笑意,凝视着董士赡,问道:“你觉得伊尔汗国不是陛下的疆土吗?”
“不敢。”董士赡被那如电的目光注视着就已经慌了,道:“当然是陛下的疆土。”
“你觉得旭烈兀汗不是陛下的封王吗?”
董士赡更慌,道:“是,是陛下的封王。”
“那我追随旭烈兀汗灭木刺夷国、灭阿拔斯国,扩土三万里,杀敌八十万,汗马功劳在你们眼里不是在为陛下开疆扩土吗?!”
“是,是丞相的大功。”
年轻的董士赡在这一声声喝问下已不知如何是好,不论心里是否服气,总之不敢在公开场合再非议。
当然,对于伯颜而言,要想服众还有很长的路走。
董文忠却从这一件小事里看到了伯颜的器量与直率,认为这些事能摊开了说,至少伯颜不是会在暗地里怨恨的人,也顾着国事大局。
等进了洛阳城,两人私下说话,伯颜的态度则温和了许多。m..??m
“都是为大元效力,我不会怪罪令郎,但我们镇守河南,面对的是强大的敌人,我不会再容许令郎再犯同样的错误。”
“是,多谢丞相。”
“我在开平时,常听陛下谈起董大哥。当年南征大理,途径吐蕃,一路艰险,董大哥的功绩陛下没有忘。”
董文忠连忙叩谢天恩。
伯颜这才开始说起了天下局势,他也许是第一个领会忽必烈的战略意图的人。
“(自从蒙哥汗驾崩之后,陛下一直面对着蒙古汗位之争,没有精力南顾,让李瑕趁虚而入,李瑕已是陛下统一天下最大的敌人……”
话到这里,他忽然岔开话题,向董文忠问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