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官员,一生若无大错,勤勤恳恳,死后总能得到朝廷的追封,盖棺论定,评定谥号。而每个官员的谥号由礼部议定,可最终能够确定,却必须经过太史的首肯,哪怕皇帝的谥号也是如此。若平时招惹太史不高兴,死后评谥号的时候,故意往下压,好谥变成恶谥,那就完犊子了。
苏文自然不知其中曲折,只是觉得瞿昙摩跟姬长歌脑子都有问题,竟然想让他一个序列一的史家超凡担任史官,这如何扛得住啊?
殿试之中,青山书院的考生共有三人入二榜,最高为二榜第二,其余诸人也在三榜名次靠前,算是近十年来最好的成绩,苏文也是与有荣焉。
考中进士的考生,自然留在了大梁城中,等候吏部遴选,落榜考生则在许家的车队护送下返回书院,继续深造,等待下一次的抡才大典。
苏文处理好琐事,准备返回江南道的时候才发现,青栗竟然提前了数日离开会馆,留下书信说去云游散心,让他不必挂念,一两个月后便会返回书院。
“散心……师兄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苏文大是不解。找了许半塘打听消息,才知道前些日子,宫里一直有人前来邀请青栗入宫,青栗对此并没有理睬。
但就在前几日,长公主的銮驾竟然驾临了会馆,强请青栗。
碍于礼节,青栗只得随车驾离开。
回来的时候,鼻青脸肿。
许半塘自然不敢过问青栗发生了什么事,青栗不提,他也就不问。
随后青栗便留下了一封语焉不详的书信,云游四方去了。
“长公主?”
苏文有些哑然。
从青栗口中,苏文也知道一些关于长公主的消息。
长公主竟是董先生的第三位学生。
董知章年轻时候,曾在皇宫给皇子们当启蒙先生,长公主少而慧,深得董知章的喜欢,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