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左翼兵马前锋韩权担心有诈,逗留了好一会才敢进城。
同军果断弃守文县,顿时让左翼宋军陷入了被动。
继续进军交城县就必须跨越文水,已经到了年底,连日天寒,文水早就结冻,倒是不用担心渡河问题。
折可求是怕本部进展太快,会中了同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可若是停顿于此,就有坐视其他几路兵马突入被敌军逐个击破的风险。
为统一思想,折可求召集众将研究军情。
直秘阁参军事折彦质认为既然确定了四路大军齐头并进,就不应该犹豫。
且敌军兵马不足,得知朝廷大军来援,为集中兵马,弃西线而守东线可能性极大,早日拿下交城和清源两县,再合兵进取阳曲以竟全功。
折彦质这番话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有一定的依据。
同军打了两个月都没能打下阳曲城,已经师老兵疲,且后方岚、府、麟、丰、晋宁、火山等军州依然掌握在大宋手中的情况下,在太原府立足本就不稳。
其部的后方是北面的燕西路和东面的河北路,未虑胜先虑败,退往东线保住后路不失,再尝试击败一路或数路宋军,方是人之常情。
知晋宁军事罗称却认为折彦质过于想当然,同军战力彪悍,未必就不可能自持力强而弃东线守西线。
但对宋军来说,只有同军的主力出现在西线,方能有包围并全歼他们的机会。
若同军的主力敢前出到交城,反而是好事。
只要左翼拖住了同军,鄜延路与河中府援军就能轻易攻破防守空虚的清源县,并迅速完成包抄,一举解决这一股不自量力的敌军。
二人的意见虽不一致,却都是主张进攻,其他众将也基本赞成尽早收复太原府。
折可求见军心可用,便不再犹豫,当即下达命令。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