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俣有意随便找个人顶替。”
这是为了甩锅而不择手段啊!
“高丽重臣是什么意见?”
“金富轼认为国主病重说胡话,不肯奉乱命;李资谦有意立世子,才会带王楷来见陛下。”
……
ps:宋史记载:宣和四年九月己巳高丽王俣薨,遣路允迪吊祭。
又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序》记载:夏四月,俣薨。
本书中,王俣因开京之战,夜奔松岳山,使身体落下隐疾。
据说无欲之人能长寿,王俣应该能多活几年,但江山振兴无望,其人自暴自弃之下,还是赶在了历史上差不多的时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