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水浒新秩序 > 第六十七章 第四个问题

第六十七章 第四个问题(3 / 4)

到了这个时候,封建征兵制因为层层分封严重损耗国家的组织力,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的战争形态需要。

在灭国的巨大压力下,各国除了尽可能扩大征兵范围外,还广泛采用募兵制,魏国的武卒、齐国的技击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这个阶段,是军事思想和军制变革迸发的时代,涌现出了众多的军事大家。

但本质上讲,所有的人和事,都服务于一个目的——更有效的杀人!

都是为了集中资源,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战争动员,把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送上战场,去杀死敌人,或者,毁灭自己。

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让所有参战的势力都失去了理智,忘记了初衷,只想灭亡对方,最起码也要不被对方灭亡。

募兵的发展,使得作战主力由高度职业化的“昂贵”车兵向更“廉价”的步兵转化,作战不再是贵族的“特权”,而逐渐变成了其他人也能参与其中的“生意”。

但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国家其实不可能全部承担募兵的重负。

需要长期训练的军事贵族和需要大量钱财的雇佣兵,都不能满足剧烈的战争消耗。

于是,又诞生战争动员的终极形态——役兵制。

所谓役兵,即是劳役、兵役相结合,在役为兵,役罢则为农。

作战任务转了一圈后,终于由贵族手中的“特权”,回到了普通人手里,变成了世代背负的“义务”。

秦国完成商鞅变法,最早建立了耕战一体的役兵制。

自此,战争真正失控,进入了“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阶段,彻底变成了“率土地而食人肉”。

秦汉以后,不管是汉末广泛流行的私兵,还是起于北魏的府兵,抑或唐末至今大行其道的亲军(皇帝的侍卫亲军、后来韩世忠的“背嵬军”都是由军中逐级选拔而得的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