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仁
天下有仁,则万物无不昌!
君待臣以仁,则臣待君以忠,官待民以仁,则民待官以拥!
礼全,则乐不可缺,礼乐并举,则天下不治亦兴,何况治乎?
......”
梁子正在台上引经据典的论述着,台下的人或喜或怒,或思或讽,神态万千,不一而足。
王学斌也在认真听着,此人说的言论是儒家最根本的政治主张,礼乐之道。
这是孔子毕生所追求的事情,但是一直都没有成功。
直到汉朝出了一个董仲舒,将孔子的思想阉割一半,至此礼乐之道彻底成了笑话。
但是在这时,这些儒家子弟们是真正相信着礼乐能够创造出来一个大同世界,他们也确实在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全身心的奉献。
现在的儒家与后世的儒家就像是圣母与圣母婊的区别。
一个是克己复礼为仁,为君子,所以我要克己复礼,我要成为君子,让世界变得更好。
另一个是克己复礼为君子,所以我要让别人都当君子,让我生存的更舒适。
因为小人从来不喜欢跟小人待在一起,就像骗子不喜欢跟骗子待在一起是一个道理。
一个骗子,他往往恨不得天下全是好人,这样他行起骗来才方便,骗子的诉求是善的,但你绝不能说骗子是好人。
这个时代的儒家大部分都是好人,所以王学斌很欣赏这个时代儒家,但是,欣赏并不代表认同。
“彩!”
梁子正的宣讲完毕,众人纷纷喝彩,即使是不认可的人,也在尊重此人的言论。
因为这个人是对手,对对手的尊重,同样是对自己的尊重!
“足下此言不妥!”
台下一人喝彩过后,站起身来提出了异议。
梁子正也不慌张,伸手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