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学院旁听,五花八门课类繁多。
戏剧设计和电影剪辑,心理学,历史,管理学,甚至经济和建筑学他都去听过。
他的脑海中装着无数知识,但结合理论仍使他对创和表达有了更深的认知。
而这个过程中陆启也开始去会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暂时地摆脱了一个底层工作室制作人来自生计的桎梏。
比如他会思考游戏和电影的区别是否仅仅只是“交互”这一个点,他听说过交互式的电影,世界上也有只存在画面什么也不能操作的游戏。
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终有一天动作和表情捕捉能捕捉到细节到手指的动作,角色脸上的微表情,两者的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
又比游戏终有一天会取代电影和小说吗,它几乎可以做到电影和小说能做到的全部,但钢笔最终取代了毛笔吗,照片又最终取代了绘画否?
游戏的边界在何方,他的终极目标是代入还是挑战或是其他。
而这些思考的过程,也让陆启与他脑中的知识真正开始融会贯通。
不仅仅是一个工匠,而是拥有自己独立思想和审美设计师。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他对四十二工作室前景足够的自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