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真一命,诚不足恤,险途求进,已是悖法,但若能周全于此诸情,生死亦不存度内。”
讲到这里,裴守真便深拜于地,不再像此前那样针锋相对,愤懑于形。
李潼垂眼看着匍匐在自己脚边的裴守真,眉头仍是微蹙着,嘴上却冷笑着说道:“言行合于道义,胆气自然雄壮。所以裴某无惧生死,犯颜扰我。此情倒是可赏,但此意……”
他并没有将话讲完,而是转身回到刚才被他踢翻的席案旁,将一些散乱在地的籍卷用剑挑到裴守真面前,并冷声道:“这便是行台度支计簿,裴丞不妨一览。人眼所见,未必是实,所合道义,也未必大体。”
裴守真闻言后摇头道:“行台案治机枢,卑职不敢妄窥。唯皇命所使,恳请殿下能作当面答复。”
“看一看吧,即便是求死,总要死个明白。既名守真,何以至死都不求真?”
李潼返回坐席,收回了佩剑,语调不带什么感情。
裴守真听到这话,索性将心一横,捧起雍王挑至他面前的籍卷看了起来。这一搭眼,脸色登时便是一变,为这籍卷中所涉钱粮之巨而感震惊。
他身具太府丞,钱粮度支亦在职责之内,对于朝廷财政状况,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可哪怕是朝廷,在钱粮支计方面也远逊于行台。
“裴丞所言陕西不为方外之境,此诚道义之论。但自我西行以来,朝廷无一物使于关西,方今此态,虽不言筚路蓝缕之艰辛,亦绝非言教夸夸便享得。我入此时,诸业萧条,诸胡叩边,一着不慎,大好头颅不为我有。当时所想,与裴丞当下依稀相近,既然皇命使我,那也就无计此身,为功是取。”
李潼讲到这里,身上的躁厉之气有所收敛,望向裴守真的眼神中甚至带上了一丝欣赏:“此中共情,不必多论。裴丞既然司职财计,眼下也见我行台机要,那我请问你,陕西道方今所守,何处可作劈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