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当那将领入前听教的时候,同时也抱拳恭声道:“殿下壮功、匡扶社稷,闻者无不心折。卑职虽只庸劣之志,但也盼能投身营用……”
李潼闻言后,对这将领点头表示嘉许,同时又笑语问道:“不知将军贵姓?所历何职?”
“卑职名田宣仪,合宫县永通坊武原府人士,在职左鹰扬卫。”
将领神情更显激动,忙不迭入前细报家门。
李潼听完认真的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神都禁军虽有南北衙之分,但这只是在行政级别上的区分,其实两衙彼此倒也并不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上层大人物或还有一些事权上的纠纷与矛盾,但对中低层的将领与兵长营卒们而言,无非当兵吃粮、建功立业而已。
南衙乃是番上的府兵,每年都要往来奔波,既要种田还要承担宿卫任务,而且在福利方面,是远远比不上北衙。甚至就连一些本来应该入役亲勋翊府的官员子弟们,都往往通过课钱躲避兵役。
眼下虽然圣皇归政、皇嗣监国,但北衙本身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且在这次事变中更加凸显出北门众志成城、军心可用。就算未来皇嗣登基为帝,对于北衙也只会更加看重。
因此如果能够加入北衙,对于南衙这些将领兵长们也是诱惑不小。毕竟在当下这种局面下,谁又能够笃定代王与皇嗣之间必有一争、要对代王敬而远之呢?
更何况如今的代王权柄已经不止于禁军之内,整个都畿道的折冲府都要受其节制,能够进行调度的空间自然也大。
且不说目睹这一幕的南衙将领们各自心计,李潼很快便引着薛讷来到北门,直接让他入营接手阎知微的职事。至于任命补授,稍后再办就是了。
如果李昭德从中作梗,那更好,李潼索性直接将薛讷调离禁军体系,安排到他的都畿道大总管府下。
不过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