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是最多的。
靠这个,相当于赚了一波,促进国家发展,但想要长久促进国家发展,几乎不可能。
农业生产,军事发展,基建工业发展,教育发展,包括医疗发展,百姓福利发展。
请问那个不要银子?三百万万两投进去,三年内大魏绝对扛得住,可三年之后呢?
你扛得住吗?这还没有算上养老,官员福利等等事情。
对于大魏王朝来说,想要花钱还不容易?
三千万万两大魏王朝都能吃下去,只要你想发展的。
所以想要走上鼎盛之路,就必须要自补自足,顺便殖民异族国。
“守仁,你继续说。”
陈正儒开口,让许清宵继续说下去,他们认真听着。
“恩。”
许清宵点了点头,而后继续开口道。
“先从吏部开始吧。”
“五个方针中,最重要的便是人才选拔。”
“陈尚书,许某认为,大魏应当建立聚贤馆,增加大量人手,负责考察,审查,各地优秀人才。”
许清宵开口,这是他第一步,围绕吏部展开工作,想要发展大魏,就必须要人才,没有人才指挥,说什么都是多的。
可此话一说,陈正儒不由开口道。
“大魏有科举,也有举贤馆,应当是够了吧?”
陈正儒倒不是不同意许清宵的主意,而是认为大魏有科举,还有举贤馆,应当可以解决人才上的需求。
可许清宵直接摇了摇头道。
“陈尚书,您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许某是要招揽天下有才能之辈,没有任何条件,只需要这个人有才能即可。”
“是才能,而不是才华,不管这个人有没有读过书,也不管这个人,多少岁,哪怕他已经六十岁了,但他对种田十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