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无疑是在浪费人力与资源,就此远征计划被叫停。
灾变后的500余年,关于外面的世界究竟有没有人类这个话题,争论不休。
但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人类学者也想过用科技去寻找答案,但以人类现阶段的科技很难做到这一点。
例如发射卫星。
但垂直发射的火箭并非全程垂直飞行。
火箭垂直起飞10秒左右就会进入程序转弯,不同火箭和不同的载荷以及发射位置的不同开始程序转弯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但程序转弯是火箭发射之后必然要经过的一个过程,直到离开大气层之前一级和二级火箭才会分离,出大气层后二级和三级火箭分离,最终才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也就是说火箭大部分都是在拐弯飞行的。
领域场屏障的位置与天穹接轨,究竟多高人类始终都没有精准探测到准确数字。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
发射升空的火箭必然会撞到领域场屏障。
所以东部区即使有发射火箭的技术,也无法做到将卫星送上太空。
更重要的一点是,领域场降临密集那段时间,所有卫星都已经失去了信号。
部分是被领域场笼罩后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绝大部分则是直接在领域场内解体。
所以发射卫星观察世界,需要在技术上有明显进步,且必须是能够适配领域场的灵能科技。
但科技的发展在后期已经得不到多少资源的倾斜了。
尤其是保留人类火种的外星逃亡计划被取缔后,火箭的升级改造就更不重要了。
而人类修炼学的崛起,被视为人类战胜领域场的唯一成长方式,科技发展就此势微。
甚至许多城市有了放弃科技发展,觉得现有科学技术已经够用的想法。
好在当时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
最终五大城市讨论后的结果是,各城市的科技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