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最后啥事没查出来,段昭回去跟太子妃一说,太子妃再给太子殿下吹吹枕边风,那非得把整个都察院吹的天翻地覆不可。
“这几十名解元中,可有段公子相熟之人吗?”
“有。”
“将他们的名字写下来。”陈嗣说完,将纸和笔递过去。
段昭接过,写了宋书昀和南吕的名字。
“素日交往,觉得依照他们的才学能够考得解元吗?”
“自然。”
“那其他考中的人中可有段公子觉得才不配位之人?”
“无甚私交,不知他们才学如何,是以怕是无法回答大人的这个问题。”
“……明白。”
陈嗣心说,传言就是传言,他奶奶的半点谱都不靠!太子爷的这位大舅哥哪里只是不傻而已,这都聪明的快成精了好嘛!
真是……一句话也套不出来啊。
无奈之下,陈嗣只得将人放了回去,不过却将他另外关了起来,避免他和未被审问的人串供。
接下来,他挨个审问那些学子,对话无外乎就是他方才问段昭的那些问题。
问完之后觉得没嫌疑的和段昭关在一起,有嫌疑的便另外关在一处,渐渐将鸡兔同笼的情况变成了鸡兔分笼的情况。
这一圈问下来,别说,还真有收获。
有几名书生一进刑房就被吓尿了,有的还在苦苦挣扎,有三个却直接交待他们花钱买了考题。
陈嗣进一步追问他们是从何人手里买的,结果可倒好,得到了三个答案。
一个说是礼部尚书卢敬,一个说是礼部侍郎段辉,还有一个说是武安侯府的三老爷步泓。
从几人口中得到确切的答案,陈嗣并不意外。
买卖考题一事非比寻常,若非朝中官员亲自出面,仅靠下人在中间传递,任谁也不敢贸然将手里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