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退了回去,显得有些狼狈。
这时候得要给皇帝解围了,再不解围皇帝就要甩袖子退朝了,皇帝甩袖子退朝成国公自然没有面子,但皇帝也没面子。
成国公的面子他自然不在意,皇帝的面子他可是要维护的。
这一点他早有准备,请了几个今年到年龄告老的官员出来谢恩,说些好听话让陛下高兴高兴,黄诚正要跟身边的人使眼色,就听得有人高声喊着谢恩站出来。
这些老家伙们还挺有眼色,黄诚回头看去,旋即面色一沉。
出列的不是老家伙,而是七八个年轻的官员,为的又是宁云钊。
“谢陛下隆恩,为我们增派人手,如今《庆都志》已经修完了。”他朗声说道,说罢下跪叩,“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余者几人也纷纷叩谢恩。
这其中不止是修书完成,还有人是因为修书被调进翰林院,趁机对皇帝表达了一通感激。
或许是应和了宁云钊那句年轻人都是真诚的,这些人对皇帝的说的话令人脸红耳赤,听得在场的很多官员都感叹如今的年轻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皇帝也被说笑了。
“行了行了,分内之事做好了,就是对朕最大的回报。”他说道,原本凝郁的眼神也散去。
这时候那几个告老的官员也才得以机会出来叩谢,不过这时候说的再好听也不过如此了。
锦上添花怎么也比不过雪中送炭。
大朝会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几百的官员们大多数都散去了,只有地位高等的重要朝官们跟随皇帝来到了后方的勤政殿内,开始处理真正的政务。
只是这一次皇帝并没有如常召见这些朝官们,屏退了太监们,勤政殿的大门随着皇帝的进入被关上了。
进了门的皇帝脸上也没有丝毫的笑意,抬脚将面前的圆凳踹倒。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