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机器局生产的八年式四十毫米机关炮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装甲嘛,自然是用目前帝国最好的京州厂镍钢硬化装甲,主装甲带弄个两百多毫米也就差不多了,面积能做多大就多大,毕竟现在讲究的是全面防护。
至于炮塔,就是用河台号巡洋舰上的‘一体化化封闭式炮塔’,那玩意仅仅是听个概念就足以让人流口水。
海军甚至都还打算把这种炮塔也用在普通巡洋舰上,这巡洋舰吨位不够,不太好搞全向供弹的一体化炮塔,但是可以不要机械全向供弹嘛,用人力搬运也是一样的,这样还能节约吨位,节约成本呢。
乾圣九年里,根据之前奥尔战争伊安海战的经验,不过更多的还是根据大恒帝国海军自己的多次实弹测试,逐渐明确了大恒帝国海军的下一代战舰发展的方向!
很快海军内部就是先后提交了两款完全不同的战舰设计方案。
第一种就是一级主炮加二级主炮的设计方案,预计采用两座双联装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径主炮,搭配四座单装两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口径主炮;此外还有一级主炮不变,但是二级主炮换成八门单装两百毫米副炮,同时减少一百五十毫米副炮的备选方案。
林子然对这设计不感到奇怪,怎么说呢,中规中矩,没啥太大的特色,但是也没啥明显的缺陷,简单实用。
为了稳妥起见,这方案肯定是要搞的。
倒是海军递交的全二级主炮方案很有意思,该方案采用两百五十毫米速射炮为主炮,火炮布局为前后、舯部四角,各装备一座双联装炮塔,一共有十二门两百五十毫米速射炮的火炮布局。
这战舰的设计在林子然看来,这玩意属于严重弱化版本的无畏战列舰。
除了没有统一火控,主炮口径小了点,航速慢了点,防护弱了点外,整个设计理念基本上和地球上的无畏战列舰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