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将就一晚上好了,不然明天一大早又要被拖起来……”
……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向南就来到了聚宝斋二楼的修复室,继续昨天没有完成的修复工作。
《大富贵》碎片拼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清洗去污了。
这幅画是纸本设色画,纸张在岁月消磨之中,质地已经变黄变黑。
也因为保存不当,不仅出现了虫洞,还生出了霉斑。
变黄的部分通常比较好处理,在画面颜色稳固的情况下,只要用清水将画面浸湿,过一段时间用干净的毛巾将水撤出,如此反复直至画面撤出的水变清为止。
然而,画面中一些黑斑用清水是洗不掉的,需要进行特别处理。
这种特殊的处理方法,就是“酒精烧霉斑”。
向南先是取来一条毛巾用水打湿,卷成条状,将画面中整个变黑的部位圈起来。
然后,他又拿来了一瓶医用酒精,小心翼翼地往毛巾圈住的地方,倒了一小杯酒精。
紧接着,向南划燃了一根火柴将酒精点着,慢慢等待起来。
短短几分钟,等酒精燃尽之后,画面上的霉斑已经彻底除去了。
“酒精烧霉斑”,实际上是古画修复技法之一——“火烧去铅法”。
在古代,画家们作画时使用的白色颜料,其中有一种就是铅粉。
这种用化学的方法制造出来的颜料,时间一长,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后,使用过铅粉的地方就会变成黑色,行话将其称之为“泛(返)铅”。
意思是变黑,变暗的意思,并非是说颜料的成分变成了铅。
这种情况实际上在绘画当中非常普遍。
使用过朱砂、黄丹等颜料的地方,时间一长,也会逐渐变暗发黑,修复师也将其泛称为“泛(返)铅”,只是没有使用铅粉那么普遍和严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