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天》这部电影,也是走爆点营销的路子。
这部电影的拍摄成本2000万不到,最大的支出就是女主大蜜蜜和男主孙坚以及男二大老王张嘉译的片酬,加起来不到500万。
此外还有几个明星客串,基本上都是繁星或者是相熟艺人顶上。
大蜜蜜拉来了赵小刀、乔振宇、糖嫣和现在爆红的吴奇龙和刘施施,孙坚也请动了西宫党的陈尧、毛晓彤等。
原版电影有个魔咒,就是参演电影的多位主演都麻烦缠身,如今换了一套阵容,不敢说手拿把掐,起码能尽可能的避免。
不客气的说,要是这帮人再栽了,85花和繁星系都将受到重创………
电影制作成本不高,但并不代表繁星不重视这部电影,相反,公司砸了2000万的宣发成本,专门推广营销这部电影。
而之所以繁星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以小博大,让繁星打算拿大蜜蜜再赌一把。
反正成本累积也就4000万,只要票房能过1.2亿,至少不亏本。
考虑到刘天仙的成功,以及大蜜蜜的人气,繁星内部还是有信心,基数在此,哪怕是亏也亏不到哪去。
繁星内部对这部电影,专门做了一系列的营销计划。
电影主打难得的6.11世纪光棍节,并以此为卖点,号称是第一部针对光棍节的治愈系电影。
构建了一个重大消费群体,也就是光棍,既然没有女朋友/男朋友,不如来看电影。
除此之外,繁星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宝,确定定位,精准宣传。
在当年繁星第一部电影《男人恋爱时》,曹轩就提出了七夕营销的概念,把电影目标人群放在了情侣身上,从而获得成功。
后来繁星自己组建宣传、发行团队,也一直在明确、精细、强化相关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