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出嫁后几经波折,清贫无依艰难度日。
孙康便是她亲自启蒙的,当地人都说她堪比欧阳文忠的母亲。
随她上山的只有一个婆子,是她嫁到孙家的陪房。
见到几位夫子后,孙母道了个万福,语气歉然地说道:“几位夫子打扰了,我一个妇道人家本不该抛头露面,更不该轻易上山来的。只是近来总是频频梦见我家康儿,他浑身血污,神情凄苦,只说让我带他回家去。我一个妇道人家没什么主张,家里又没有主事的男人。因此只好亲自来见一见我儿,庶可彼此安慰。此时天色尚早,我见一见他便下山去了。”
孙母到底是知书达理的人,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
几位夫子互相看了看,心下都十分为难。
可孙家人既然已经来了,这件事就不能再瞒下去了,毕竟纸包不住火。
最后还是断鸿夫子开了口:“孙夫人,本来我们还想些日子去探望您的。但既然您已经来了,关于令郎的事便只能直言相告了。”
“怎么?康儿闯了祸不成?”孙母一听立刻变了颜色:“请夫子们高抬贵手,他必定不是有心犯的错。”
孙康能进仙源山,他们母子两个都十分高兴。儿子夙愿得偿,母亲也颇感安慰。
原本孙夫人也想让儿子走仕途,但孙康觉得习医更有保障,且不必像仕途那么艰险,更主要的是能侍母尽孝。
何况孙母也知道,能进仙源山学医,就等于有了金饭碗,不会比做官差。
所以听断鸿父子如此说,她便以为孙康在仙源山闯了祸,有可能被逐下山去。
“孙夫人不要误会,并不是令郎闯了祸。”疏桐夫子道:“还请您不要过于激动,事情已经出了,谁都无力回天。”
此时孙母脸上的表情已经僵掉了,她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什么,但又不愿去面对。话噎在喉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