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县之战,汉军的战术方针谁都看得出来,那就是全力坚守,然后有机会就出兵反击,没机会就利用粮草优势耗退魏军,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弄险出战。
汉军也是没有办法才采取这么被动保守的战术,三国前期时,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各路军阀麾下的士兵能够得到的军事训练普遍不足,军事纪律也比较差,能够同进共退不溃散就已经算是精兵,所以经常出现在万军之中直取敌人上将首级的战术,也经常能够靠着一条奇谋妙计以少胜多,靠着一员大将的神勇发挥以弱胜强,这才给了猛将谋士得以大展拳脚的空间和机会。
三国后期就完全不同了,士卒越打越精,魏蜀吴三国都出现了完全脱产的职业军队,纪律问题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导致个人的军事能力比重大大下降,同时率军作战的各国将领也越打越狡猾,普遍都是未虑胜先虑败,各国之间每遇战事,也都是优先考虑比拼人口、经济和后勤国力,几乎很难出现出奇制胜的机会,所以猛将智囊也就逐渐没了发挥的空间。
曹魏还把这一套玩得最为炉火纯青,除了遇到攻坚能力为负的东吴军队,时不时的以少敌多之外,每次遇到战斗力较强的蜀汉军队,都是拼命调集数量远超蜀军的兵力全力坚守,据险而守,用坑爹的秦岭山路耗退国力薄弱的蜀汉军队,南下伐蜀时更是四路出兵,用兵力数量活生生的压垮可怜的苦姜和更加可怜的蜀汉将士。
张志和汉军目前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魏军即便在谷昌留下了两千军队保卫粮道,兵力也仍然多达三万两千余人,战术方面更是小心谨慎,丝毫不给汉军任何突出奇兵的机会。而汉军的兵力不仅只有一万八千余人,还得分出三千守卫味县城池,再刨除必须留守营地的军队,汉军最多只能出动一万二三的军队和魏军野战,无论怎么打兵力都处于绝对劣势,再加上本钱单薄输不起,汉军当然也就更加不敢弄险。
也正因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