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银子,也是读书人嘴里的铜臭,是被看不起的。
当时的贺家那位祖先经商是一把好手,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但有钱能有什么用?见了官还不是得点头哈腰?
所以,正好碰到当时的新皇重商,允许商贾之家的人报考科举,贺家先祖就专门花重金请了西席回来教两个儿子读书。
所幸两个儿子都有读书的天赋,虽说一直到死也没能如贺家先祖期望的那样入朝为官,但也都是中了秀才的。
这可算改变了贺家世代经商的地位。
而真正入朝为官,那就是贺老爷子了,这也算是彻底改变了贺家的门庭。
当年贺老爷子一朝中了状元,那可是整个云昌县都热闹了好几年。
后头贺老爷子一步步平步青云,官拜太子太傅,太子登基,他就是帝师,风光无限。
连带着,贺家宗族,在云昌县也是了不得的。
不过如今的贺家长房嫡支一共就两支,贺老爷子又是长房的长子,历来的规矩,长子分家产的七成,所以当初长房分家的时候,就分得了这贺家祖宅以及诸多田产。
另外的贺老爷子的亲弟弟,分得了剩下三成里的一半,如今是贺氏宗族的族长,打理着宗族的祭田等,也替贺老爷子打理着祖籍的这些生意。
另外一支嫡支,血脉也是跟贺老爷子最亲的,跟贺老爷子正是亲堂兄弟。
其余的,还有几个庶房的庶房之类的,以及其他旁支的后人,数不胜数。
总之,贺家占据了云昌县足足三个坊市的宅屋,那都是贺家人。
只不过,也不都是所有的贺家人都有钱罢了。
分家本就是长子分七成,庶子分不了多少,一代一代的往下分,到如今,好多旁支,也只是跑腿下力的。
总的来说,也不都是所有贺家人都是吃香喝辣的。
贺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