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虽不是金银珠宝,但四百文一斤的东西,一车就值百两,财帛动人心,就不奇怪了。”
贺璋便问道:“可查出什么来了?”
“岭南的邓员外生意做得广,又是个钻钱眼里的人,这事查到了他头上,跟他脱不了关系,傅山已经亲自往岭南去了。”
百两一车的东西,一个车队往大宛去的,足足十几辆车,损失不少,自然不能轻易算了,要不然别人看你好欺负,岂不是劫了一次又一次?
傅山处理这些事情贺璋很放心,便看向许三花道:“别担心,没事的,货会找回来的。”
许三花并不担心,她只是在想别的事。
生意做得大了,眼红得多,就比如调料的生意,听说府城的荀三爷也暗戳戳在建立商号,就打算往其他州府也去分一杯羹呢。
毕竟,这利润实在是太大。
她不说独霸这份生意,咋着也要占一大半去,留些胳膊腿,端看别人的能耐了。
这样来回拉来拉去的,确实容易出事,要是三天两头的被人劫一趟,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就比如大宛,一路过去路远迢迢,路上会发生啥事,谁能预料得到。
且人力马力的也累得慌。
“我想着要不然咱们在每一州府都建个大作坊?不论是魔芋粉,还是调料,或者是黄豆腐这些,一州府的作坊做出来了就只管负责这一作坊的销售,这样节省了不少路上的时间,且也方便得多。”
贺璋闻言,立马点头道:“这样可行,之前的凉皮这些,还有菜籽油的事,傅山本就安排在各地都建了一个小作坊,这事就交给傅山来办,这些年我在各地都置了不少庄子,庄子里的庄户也不少,这作坊就建在庄子里更好。”
庄户们有卖身契在手里捏着的,比雇佣当地的村人来做工要方便得多。
“那好,就交给傅山办,趁着还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