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相对中规中矩的军旅生涯之中,也有一二亮点表现。
其中,要属十年之前的苏郑国战,最为瞩目。
当时,杨阜率三千军卒,抵挡郑军一支偏师四万大军长达一个月,极大迟滞了郑军攻势,遂为鲁卫二国派兵及时来援争取了时间。
自此,杨阜为苏照之父——前代苏国君侯提拔,托付南方关城隘口之要任,防备郑国入寇,这一坐镇就是十年。
“杨将军,城内民夫、丁口调度如何?”眺望远方的郑国大军,苏照冷峻坚毅的面容上,布满了凝重之色,以手抚摸着雨后的城墙青石。
雨水浸润的青石,层层绿色苔藓密布其上,翠意勃发,生机盎然。
整座石荆关都以条石垒砌而成,坚固难摧,浑然一体,故而才被庞灌称之为雄关。
杨阜沉声道:“自后方调来的万余青壮,都在大营之中接受守城整训,现已编为十个千人队,入山采挖矿石,砍伐林木,还有卧牛山之上,原本有着一大片竹林,末将已让李司马动员青壮以之打造竹矛、竹箭,供应大军军需。”
苏照道:“杨将军老成持重,做的不错。”
有着这样一位久镇边关的大将,提前将事情办置妥当,无疑很是省心。
而今石荆关守军三千,加上一万青壮,大约有着一万三千人,如果仅仅是闭关不出,支撑个一个月,貌似问题不大。
但看过前世不少战史、军史的苏照,知道如郑国大司马庞灌这样的名将,在长期顿于关城不前的情形下,一定会另谋他途,出奇兵制胜,可能不仅仅限于自洪河而上的舟船水师。
苏照忽然想起一事,心头微动,转头问道:“杨将军,此关两侧可有难以通行的小路,绕过石荆关?”
杨阜沉吟片刻,道:“末将于此镇守十年,从未听过什么小路,这关城两旁都是巍峨山峰,嶙峋乱石。”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