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他这个皇帝一直没有驾崩对于很多人而言的确不是件好事。
但是朱由校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养生得法,且改变了大明必在这个时期灭亡的历史命运,连带着自己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到了寿命已堪比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地步。
不过,朱由校现在庆幸的是,因为大明眼下还在处于对外扩张期。
整个帝国所有阶层的人,基本上,都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在外争夺利益方面,而没有太在意内部权力的争夺。
所以,大部分人对朱由校一直还是大明皇帝的情况,并没有感到不可忍受。
甚至,因为对外扩张的需要,大明所有人都还需要朱由校这个牌子来代表他们在对外争夺利益的正义性,也就倒还把朱由校继续捧起,甚至已到捧到神坛的地步。
许多人家,不乏富贵之家,已对朱由校非常崇敬到真把他当菩萨一样供奉。
但朱由校从来就不是一个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的一个人。
暴君也好。
仁君也罢。
他杀人救人从不管后人怎么看。
他甚至要求翰林院史官不必对他来个尊者讳的史书记载,而要客观的纪录一切,让史书变成真正只是拍摄这个时代的纪录片,而不得加减任何东西。
可朱由校不得不承认的是,到如今,他却获得了很大的名声,而且是很多即便受了文臣一辈子的委屈的仁君都得不到的好名声。
不过,他对此并不感到欣悦,他希望的是,大明的百姓们不要真以为是自己救了他们,而是应该明白,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救他们自己。
靠皇帝靠清官靠父母靠朋友,终究只能依靠的是自己。
不然,天下百姓就算是被伟大的人保护的再好,而终究也只会,都是巨婴而已,以致于事不关己时就缩在一边,事若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