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游讲述了起来。
原来他当初进灵物房的时候,曾把里面所有灵异物品的效用和副作用等等,都做了详细了解。
这鬼母像,就是他在当时了解的。
据说在南海的小虞山中,有鬼母,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
鬼母像,雕的就是这位鬼神。
这雕像成为灵异物品的原因,已经不可考证。它的灵异之处,是能吐出鬼子,使之附着在生灵或者器物上,无论这生灵器物去到何方,它都能够通过鬼子,将其找到。
从效果上讲,鬼母像很实用。
但它的副作用同样很麻烦。
首先,激活鬼母像,需要消耗大量的元气。
这就导致实力不够的人,使用鬼母像一次,便会大病一场。
其次,鬼母像必须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吞回它吐出的鬼子,一旦超时没能吃到鬼子,就要吃掉激活它的人。
而限定时间的多寡,又与激活它的人,体内元气的强弱有关。
正因为这些副作用,不仅消耗大,而且很容易就会把使用者的性命搭进去,所以秦少游才没有把它从灵物房中借出。
不过现在,这件灵异物品却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炼养血鬼的人,肯定就在雒城内。
放出鬼子附在血鬼身上,赶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它,应该不难。
顶多就是消耗些元气罢了。
鬼母像很快被取了出来。
它的体积不大,差不多一尺来长,半尺来宽,材质为人骨。
鬼母雕的是虎头龙足,蟒目蛟眉,但躯体却是人形,顶着一个大肚子。
鬼母像别的地方都是黄褐甚至发黑,唯有这胸前,油光发亮。
明显是经常被人盘过,都包浆了。
看到这一幕,别说是秦少游,连朱秀才都惊了:“这是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