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就稳定汉中秩序,给汉中毛茶增产,运至泾阳加工成茯茶,制成茶砖,贩往青海、乌斯藏、漠南等地,购回战马。
刘承宗听着就赶紧打住:“不用都以茶换马,用茶换药材也行嘛。”
元帅府啥都缺,就不缺马。
虽然龙驹岛给战马育种、改良马种的工作只是初见成效。
可是前线虽然一直在作战,战马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因战利补充更多了;而后方的军马数目一直在稳步增加,而且来得稀里糊涂。
天山是年年赶着马往这边运,青海的屯牧也年年有小驹子生出来,还有康宁没被灭掉的土司,为了彰显存在的意义,也你送五十匹、我送六十匹的往海上送。
甚至就连河卡草原的战场,两年过去都多了好几群品种非常好的野马。
说来也怪,龙驹寺的崔聪在海上改良马种,那辛辛苦苦繁育出来的小驹子金贵的很。
一匹种马十几个人伺候着,出去跑跑吧,踩个草原蛇洞,能把腿跑瘸;在海上待着吧,随便吃点,能闹肚子把自己拉死。
偏偏当年元帅府、北元、卫拉特三方大战,没被收拢的战马成了野马,无人照料,跟本地的河曲野马能繁育出一个种群。
刘承宗的闲置军马,比他的兵都多。
理论上来说,马要越多越好,十匹民间马能挑出五匹军马,五匹军马经过较马,能得到一两匹良好的战马。
但那只是理论,或者说在气候正常温度适宜的年代,可以养个三五百万匹马,精挑细选。
而在这个寒冷的冰河时代,刘承宗的选择是改良马种,供起来,以备将来。
在实际使用中,战马和驴子骡子一样,仅仅是一种战术装备。
以能用的性能、够用的数量。
承担消耗品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