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能够光刻机诞生了,但只能够刻画0.01毫米,也就是10微米左右的线条,在一片单晶硅上面也就是上万个半导体而已。
不过在人类不断的突破下,不断的更换光源和镜头,将光线也变得越来越细,最后也就成了现在的70nm级别制程的光刻机了。能够在一片单晶硅上面刻画上千万的半导体。
但这也顶天了,到90年代中期,人类就发现不管是镜头还是光源,人类都已经突破到极致了。除非能够弄到比激光和紫外线还要细的光源,或者干脆换掉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刻画,否则这就是一个无法突破的死穴。
但10多年的时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光刻机的发展限制,也就导致了芯片制作精度被限制住了,所以这10多年的时间里面,计算机芯片本身的硬件技术是没有什么发展的。
但相应的软件技术, 也就是芯片架构发展很快, 好歹让计算机芯片没有出现那种无法迭代的状况,可这终究无法改变硬件上的限制,从03年左右开始,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基本上就陷入了极为缓慢的状态。
就拿英特尔来说,虽然他们每年都会发布最新款的高端计算机芯片,但每年的新款比去年提升的性能差不多只在10%左右,和之前每年100%的性能提升形成了天壤之别。
英特尔的这种行为被用户称作是挤牙膏,然后英特尔就多了一个牙膏大厂的头衔。
房间一直有种说法,那就是英特尔的手中其实握有200%左右的算力提升的空间,只是他们害怕计算机芯片技术永远无法突破,未来自己可能无法推出算力迭代的新品。
于是干脆就挤牙膏,这样200%的算力好歹能够几二十年的时间,20年之后总能够突破计算机芯片的技术瓶颈了吧!
事实证明英特尔并不需要等待20年时间,也就是五六年左右,amsl这家光刻机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