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资本是绝不可能给这些乡镇通电或者通网的,除非小镇的居民们自己掏钱,否则绝无可能。
但是在华夏,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只要国家一声令下,哪怕只剩一两户的村庄,也会发挥上百甚至上千万元来安装各种基础设施,就为了给这一两户村民服务。
有一段时间,华夏的网络上面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主要是在扶桑,有一个小村庄,小村庄里面有一个小火车站,而这个火车站每天只有一个女学生要借着火车上下学。
于是扶桑的铁路公司每天都会专门为了这个学生,安排一辆机车在学生上下学的时间点停靠,只为了接送这么一个学生上下学。
而等到这个学生毕业之后,这个车站才关闭掉。
你看看,这个故事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人性化,充满了扶桑人民的优秀素质和高贵品德。
但事实的真相是,这个女学生乘坐的列车并非专为她而开,她所在远轻高中的同学都要乘坐该次列车上学,这辆列车总共连接了附近十多个偏远地区和山村的车站,总共接送超过40名学生。
第二这个车站也并非专为这位学生所保留,因为包括她所乘坐的列车在内,共有4趟列车停靠这个车站,同时每天有超过50人以上依靠这个车站通勤。
第三,这个车站的关站,也并不是因为这个学生毕业,而是扶桑北海道铁路公司整个铁路运行图调整的一部分,并非只是为某一个人。就算她不毕业,这个车站一样是要关闭的。
而这个故事的来源,则是某位得到了扶桑政府的特别艺术拨款的华夏人,在扶桑住了一年的时间,然后有感而发,接着报纸上的一个新闻输出到国内微博上面。
然后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被无数微博账号转载,再一次宣传扶桑的美好形象。
不过这一点倒没有什么还指摘的,花钱在另一个国家宣传自家的美好,这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