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等级的工人,放在哪个厂子,那都是宝贝。
要不是花青保证,又极力的劝说他们过来,他们还不见得愿意停薪留职过来呢。
据说,当时家乡的纺织厂厂长可是极力的劝说花连的父亲留下的。
要不是他父亲不放心自己的儿子和媳妇,一定要亲自跟过来,厂里还不放呢。
花青也有些茫然,但有一个很好的答桉。
“这就是天才啊,我们老板喜欢看书。刚高一,就被特招到科学院去读大学了。这个月就会出发的。”
好吧,这还真是万能的答桉。
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天才。
古代的时候,还有专门的神童班呢。
北宋时期,就有很多关于神童的传说。
比如说,那个被人人伤感的仲永,就是一个神童。
花连自己没读过什么书,家里人也没什么读书人。
花青更是早早的就去当兵了,也没怎么读过书。
一家子对读书好的人,都是抱着很大的向往和佩服的。
“果然,你老板不是普通人。这么年轻,能做出这么大成就的,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花青的嫂子也是点头:“是啊,咱们跟着这样的聪明人,也希望能沾染一点文曲星的光。以后你侄子和侄女,要是能好好读书,能考出来,那就好了。”
国人基本都是这样的,邻居是天才,大家都想要沾染一点才气,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读书好。
花青点点头,笑道:“也好。我听说了,我们老板以后也有建设自己集团的学校的打算。没准,咱们家的孩子也能赶上。”
苏何的一些建设的计划,也会透露给集团的人知道。
这些都是聚拢人心,提高凝聚力的一种方法。
别说,还真的挺有用的。
花连皱了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