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铺面大小交税,这个锦衣税比起之前的苛捐杂税少了不少,也能维护地方平安,那些地痞流氓,邪教混混们都被肃清,没人敢闹事,锦衣卫也很规矩,大家也都认了。
毕竟商人商人们起早贪黑,时时算计,还要盘剥伙计才能赚到些利润,一块小小的锦衣税牌子挂在那里,坐地就要刮一笔走,谁也不会甘心。
更别说最开始的时候明里暗里的骂声,私下的串联,甚至是公开的抗缴,他们这心思还被有心人煽动了几次。
奈何锦衣卫左都督陈昭年纪虽小,可却是个狠辣角色,你来我往了几回,大家都是老老实实的交钱了,不甘心也只能藏在肚里。
紧接着陈昭用这笔钱将在运河、海河两岸的极佳地理位置,现在却是荒地的所在全部购置下来,并在清军同知、知府衙门那里报备,这片土地便永生永世属于锦衣卫了。
锦衣卫雇佣匠人,将地面整顿的平整干净,然后前面店铺,后面仓库,编号建设,很快便建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商品集散市场。
而且一开始就贴出广告:“两岸旺铺,租金从优,租住头三年聘平安钱只收常例七折。”
署名是大周成国公、锦衣卫左都督陈昭。
大家知道陈昭是天子善财童子,也知道三大商社是他一手建立,所以都相信他的商业手段,因此一哄而上,很快上千家店铺仓库一抢而空。
同时促成了商业的前期繁华。
所以到了孝德七年,城内城外的门面商家对平安钱的怨气都是消散,因为对陈昭的感激完全压了过去。
由于陈昭的种种政策,因此每日有无数的商人来到此处,城内城外的客栈完全爆满,家中有空余房间的民户把屋子都按照客栈的价钱租了出去,照样是供不应求。
每曰里街道上比往曰多了一倍不止的人,在各间铺子闲逛,城外运河边和海河边更不必说,熙熙攘攘,热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