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的疑问,赵虞也得按陈太师的嘱咐,提前准备一批粮草。
当日,赵虞前往郡守府,与郡丞陈朗商议了此事,陈朗听得大惊:“朝廷要发兵进剿山东?要我颍川筹备军粮?这……”
也难怪陈朗大惊失色,毕竟去年他颍川郡收成的粮食,先后支援了陈郡、陈留、汝南郡、南阳郡,虽说近两年朝廷因为叛军的关系,暂停征收税收,可问题是‘借’出去的粮食,已经比上缴朝廷的税粮还要多了,再要他颍川郡筹集一批军粮,他颍川郡那几十、上百万军民怎么办?
吃土么?
陈朗当时就对赵虞说道:“都尉,一口气要郡内筹集几十万石军粮,纵使我颍川也拿不出来啊,都尉你与陈太师亲近,请务必告知太师实情啊。”
“没有用。”
赵虞微微摇了摇头。
陈太师的那份信,他记得很清楚,虽然用词是‘希望’,但却加上了‘务必’二字,可见那位老大人已经下定了决心。
“怎么会……”
陈朗冷汗都冒出来了,急切地说道:“哪怕缓一年,就缓一年,介时陈郡、陈留、汝南三郡至少勉强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我颍川只需与河南郡共同承担支援南阳郡的粮食即可,可如今……”
“……”赵虞默然沉思。
其实他也感觉这件事有些怪异,按理来说,陈太师不至于不明白陈留、陈郡、汝南、南阳这几个郡的状况,缓个一两年进剿江东义师又能怎样呢?
似这般给了江东义师喘急之机?
难道陈留、陈郡、汝南、南阳这几个郡就不需要喘息之机么?
其实双方的处境是一样的。
哪怕站在晋国的立场上,赵虞也认为朝廷应该延缓两年再进剿江东义师。
两年后,纵使江东义师多了十万、二十万军队又怎样?最起码晋国减轻了负累,哪怕双方战上几年,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