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响起的集结号,又何尝不是在现实里吹响。
“请问陈导,对这部电影作何评价?”影院的出口处,有记者截胡采访。
搞这么大的阵仗,不让明星说两句好话,剪到宣传里,白嫖一番。
实在不是熹子影视的做派。
大部分人都愿意给这个面子,毕竟都在一个圈子里混饭吃。
但记者这次撞到了铁板,采访的不是别人,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诗人。
他可不是混进来的,而是正经八百受邀前来,诗人本人也想刺探敌情。
《无极》定档国庆也是板上钉钉,实在是没有办法拖下去了。
相比于原时空,2005年的院线市场要更加的繁荣,但大盘基数还是来自于固定的几个档期,《无极》没赶上暑期档。
说是没赶上暑期档,实际上就是躲着董熹的《富二代》和《谍影重重2》。
好不容易熬到国庆档,再不上映,那就只能等到年底的贺岁档。
嘿,你猜怎么着?
国庆档还有董熹,而且是董熹+程龙的华语最强王炸组合。
惹不起董熹,难道还要躲着姜闻不成?
当然,诗人本身是不惧怕董熹的,不过他身后的团队,还是有点逼数的。
对于姜闻,诗人是保持着优越感的,他拍电影时,对方还只是个演员。
更何况,两人之间还有些间隙。
相比于流传甚广的“陈蝶衣事件”,诗人在筹拍《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最开始就是请的姜闻演荆轲。
那时候姜闻已经拍完《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可以标榜着名导,那掌控欲就更胜以往。
在对剧本和台词的时候,他总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动。
这就让正牌导演陈诗人十分的不爽,他可不是陆贰,怎么可能在这方面撒手。
于是两人是谁也不肯让步,最终,姜闻剧本一甩,撂挑子走人了。
最终还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