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能落寞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虽然叶凡身边不缺人才,但是长孙无忌终究是自己的大舅哥,所以长孙无垢为他请命的时候,叶凡也果断同意了。
有了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长孙无忌几乎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动用了自己身边所有可以动用的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把物资调度和粮草分配给完美解决。
战争时期,长孙无忌只动用了不到三十万民夫,却为数百万的大晋帝国军队,提供了数月的口粮。
这不得不感叹,长孙无忌的智谋,确实是举世无双的。
就连叶凡也都想不到,长孙无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最后长孙无忌向他解释了之后,叶凡这才明白,原来长孙无忌采用的是竞争制度。
三十万人,全部都是年轻力壮的壮劳力,长孙无忌给他们规定,扛一袋粮,那么他们家里也就可以获得一袋粮。
这样丰厚的奖励制度,可以说是极其诱人。
除此之外,负责运送物资的军队,也采取了竞争制度,这个竞争制度不是和别人竞争,而是和自己竞争。
而且军队里的竞争,要略微残酷一些,如果你扛不够一百袋粮草的话,那么你之前的奖励都是不算在内的。
比如说你扛了九十九袋,最后一袋扛不动了,那么前面的九十九袋粮食,是不予发放的。
竞争制度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奖励制度,比如这三十万人,长孙无忌大部分都是从牢狱之中挑出来的罪人,如果他们可以按照规定完成任务,那么就可以获得自由。
所以当时的三十万民夫外加二十万的运粮大军,上到将军下到兵卒,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再配合上叶倩文为他们提供的运粮车,这才完成了对几百万人的粮草供需。
这件事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说出来,就会觉得很简单,可真的要一个人去做